胃炎治疗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祸根,可信吗柳叶刀
TUhjnbcbe - 2024/9/15 5:29:00

幽门螺杆菌大家非常熟悉,尤其是近几年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数越来越多。很多人认为中国胃癌高发主要是,因为感染幽门螺杆菌导致的,事实真的如此吗?

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祸根”,可信吗?柳叶刀公布真相

幽门螺杆菌类似于胃癌的“敲门砖”,感染后没有引起重视及时干预,有可能会演变成癌。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呈螺旋形、微需氧的细菌,在强酸的胃液环境下也能存活,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可从人体胃部分离培养出来的微生物。

幽门螺杆菌被世卫组织和美国列为明确的致癌物,是诱发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病的主要原因,感染者中约有10~20%会演变成消化道溃疡,约有1%的感染者会发展成胃癌。

《柳叶刀》杂志曾发表过一项研究,研究人员收集了中国10个地区的51.2万人成年人数据受试者年龄在30~79岁,年有人确诊确诊胃癌。通过分析得知,非贲门胃癌发病率约为57.6人/10万,贲门胃癌约为10.5/10万。

这些确诊胃癌的患者中,非贲门胃癌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达到了94.4%、贲门胃癌为92.2%。

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非贲门胃癌发病风险高6倍和贲门胃癌风险高3倍相关。进一步的分析显示,中国每年非贲门胃癌、贲门胃癌中有80%和60%可归因于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和胃癌之间联系非常紧密,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如何呢?下面我们就通过数据揭晓真相。

不爱用公筷的中国人,感染率高达59%!

全球范围内大概有44亿人感染幽门螺杆菌,根据年到年,全国幽门螺杆菌的调查,显示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在40%~90%之间,平均为59%,感染人数超过7亿。

幽门螺杆菌传播途径主要包括口口相传、母婴传播、胃口传播,粪口传播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非常高,并且接受能力非常强,即使在胃部也无法被胃酸消化,导致人的食欲受到影响,甚至最终慢慢发展为胃癌。

想要降低患癌风险,那么在生活中就应该注意饮食卫生,并且少吃一些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食物,也要学会抑制幽门螺杆菌的方法。当然感染幽门螺杆菌比较严重时,一定要咨询医生服用药物,并且定期复查,也要注意好自己的行为习惯以及饮食卫生和饮食搭配等。

如何有效杀死幽门螺杆菌?

第一、采用内服药物方法进行治疗,包括抗生素、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和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常用是四联法治疗,包括一种抑酸剂、一种铋剂和两种抗生素。

第二、要注意饮食卫生,幽门螺旋杆菌具有传染性,感染率很高,可以通过口、手、粪便和不洁净的食物和餐具传播,所以要注意卫生,养成便后洗手和餐前洗手的习惯。

第三、可以常吃大蒜、西兰花、卷心菜等具有良好杀菌作用的食物。当然我们不能依靠饮食消灭幽门螺杆菌是在服药基础上可以辅助抑制幽门螺杆菌活性,保护胃部健康。

第四、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积极配合治疗,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多吃蔬菜、水果,注意休息养成良好作息方式。

幽门螺杆菌治好了还会复发吗?

幽门螺杆菌治愈后除非再次被感染,通常不会复发,再次被感染的几率较低。大多数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表现为“无症状”的慢性活动性炎症,15%的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的表现,。

将近15%的患者会出现消化性溃疡,还有1%左右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胃部恶性疾病,包括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

对于高危人群,如一级亲属存在胃癌家族史、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或者既往胃部做过手术、需要长期服用刺激胃黏膜药物的患者,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这类患者如果发现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均应积极治疗。

如果没有上述危险因素,也没有明显症状的患者,是否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则应权衡利弊。老年患者更应慎重,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药物中包含抗生素,老年患者服用后可能会导致菌群失调,造成顽固性腹泻。

1
查看完整版本: 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祸根,可信吗柳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