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白长川从胃滞虚热论治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 [复制链接]

1#
白长川论治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是慢性胃炎的常见类型之一,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有很高的内镜检出率。内镜下糜烂分为平坦型和隆起型,前者表现为胃黏膜有单个或多个糜烂灶,大小从针尖样到直径数厘米不等;后者可见单个或多个疣状、膨大皱襞状或丘疹样隆起,直径5~10mm,顶端可见黏膜缺损或脐样凹陷,中央有糜烂。病理表现主要分慢性炎症及活动性炎症;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慢性炎症细胞浸润黏膜层,并根据浸润黏膜层的深浅程度分轻、中、重度;活动性炎症主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浸润,并根据浸润黏膜层的中性粒细胞的量多少分轻、中、重度。其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上腹痛、腹胀、餐后饱胀、早饱感等,部分患者可出现呕血、黑便。现代医学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主要应用抗酸剂、胃黏膜保护剂、H2RA或PPI制剂。本病症状易反复发作,可导致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癌前病变(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甚至胃癌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及经济负担。

白长川教授是辽宁省推荐国医大师候选人,首批全国百名名老中医,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辽宁省名老中医,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载,擅长治疗脾胃病及多种疑难杂症。白教授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从胃滞虚热论治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应用中药自拟方胃糜康口服,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并显著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现总结如下。

1病因病机探析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祖国医学归属于“胃脘痛”“痞满”“反酸”“嘈杂”等范畴,常见病因主要为脾胃虚弱、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药物、外邪(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表现为脾气虚、脾阳虚、胃阴虚,标实表现为气滞、湿热和血瘀。临床常用证候有肝胃不和证(包括肝胃气滞证和肝胃郁热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包括脾胃气虚证和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及胃络瘀阻证。以上证候可单独出现,也可相兼出现,临床上常见的复合证候有肝郁脾虚证、寒热错杂证、脾虚气滞证、气滞血瘀证、虚寒夹瘀证、湿热夹瘀证、气阴两虚证等。

白长川教授根据自己多年的临证经验提出了“胃滞虚热”说。白教授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因滞而虚”“因滞而热”,核心在于“滞”,这里“滞”多见于食积、气郁,进而可致湿聚、血瘀;“虚”多为脾胃虚弱;“热”多为湿热。白教授认为:古时之人,饱受饥荒战乱,奔波流离之苦,故多内伤劳倦,因虚而滞;而今时之人,生活多富足安逸,并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多肥甘厚腻,又恣嗜烟酒,均可蕴生痰湿,气机壅滞,脾胃功能受损,久则脾胃虚弱;痰湿之邪郁而化热,则发展为湿热之邪;另外,社会竞争激烈、压力大,情志不畅而多见气机郁滞。这充分说明了因滞而虚、因滞而热的理论。正如《素问·痹论篇》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灵枢·胀论》篇云:“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亦曰:“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曰:“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

白教授将中医学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紧密相结合,认为胃镜是中医望诊的延伸,在本病的诊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首先提出了“胃之浮络”学说,认为“胃之浮络”与胃黏膜层微循环相符。所谓浮络者,乃是分布于皮下浅表的络脉,正如《灵枢·经脉》篇所云:“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络脉也。”即是指浮络也。《素问·平人气象论篇》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灵枢·经脉》篇曰:“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胃镜下所见胃黏膜层微循环即为胃之浮络。现代医学认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是由于各种内源性及外源性因素影响,引起胃黏膜层微循环障碍,黏膜血供异常,胃黏膜保护层更新修复缓慢及损伤因素增大,超过正常胃黏膜修复速度,导致黏膜防御功能及修复功能障碍而引发本病。从中医理论出发,胃滞而致虚致热,湿热之邪伤于胃之浮络(即胃黏膜层),或气血壅遏不通,邪气停留,郁久化热,热盛肉腐而致胃黏膜糜烂;或血气不通,“浮络”失荣,而致胃黏膜糜烂。因此,白教授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中医临证提出了“胃滞虚热型”。

2消滞清热、扶正祛邪

本病因“滞”而“虚”,因“滞”而“热”,盖因“滞”而病,故治疗当以消滞为核心,治疗上以消食导滞、理气解郁为先,以健脾益气扶正、清热化湿为辅,此标本兼治之理。白教授从胃滞虚热论治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应用自拟经验方胃糜康,临床疗效显著。自拟经验方胃糜康,药用:厚朴15g,枳实15g,*参15g,白术15g,木香5g,延胡索15g,海螵蛸25g,浙贝母10g,儿茶(包煎)5g,炒白芍15g,炙甘草10g。方中厚朴、枳实为君药,二者相须为用,顺承胃气,理气、行气、下气,除湿消痞止痛,如《本草纲目》言:“枳实、枳壳大抵其功皆能利气,气下则痰喘止,气行则痰满消,气通则痛刺止,气利则后重除”。*参、白术、木香、延胡索为臣药,*参、白术健脾益气除湿,便溏者用炒白术,便秘或大便正常者用生白术;木香入气分、延胡索入血分,理气活血、消滞止痛。海螵蛸、浙贝母、儿茶、炒白芍为佐药,海螵蛸制酸止痛,浙贝母清热化痰除湿,儿茶活血止痛、收湿敛疮生肌;炒白芍佐助疏肝理气、缓急止痛,并能入气分血调和气血。炙甘草为佐使药,调和诸药,健脾缓急。《素问·五脏别论篇》曰:“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泄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胃腑以通为用,脾以运为健”,此方以消诸般郁滞为首务,消滞而运脾;盖“因滞而热”,故消滞以清热,佐用苦寒清热,此譬如钻木生火,木去则火熄。以上诸药共奏顺承胃气,健脾和胃,清热除湿之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厚朴有较强的促进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功能的作用,以及抗溃疡作用;枳实对胃肠平滑肌呈双相调节作用,既有增加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作用,也有降低胃肠平滑肌张力和解痉作用;白术具有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的作用,促进黏膜修复;*参具有抗溃疡、保护胃黏膜的作用;木香具有抗胃溃疡及解痉镇痛作用;延胡索具有降低胃酸分泌量和胃蛋白酶活性、镇痛作用;儿茶具有收敛、消肿、止痛作用,可促进胃黏膜修复;海螵蛸具有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及加速溃疡愈合的作用;浙贝母具有显著的抗溃疡作用和镇痛作用;白芍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诸药合用可以抑制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促进胃黏膜糜烂修复愈合,促胃肠动力,缓解疼痛。

3病案举例

患者,男,48岁,年3月10日就诊。自诉胃脘部胀痛反复发作3年,再发加重20天。时症见:胃脘部胀痛,餐后明显,烧心、泛酸,嗳气,小便正常,大便略干,舌质淡红,苔薄*,脉细数。胃镜诊断(医院内窥镜室年3月6日):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镜检所见:胃窦黏膜红白相间,小弯侧可见一处黏膜充血糜烂,约0.4cm×0.5cm,大弯侧可见一处黏膜充血糜烂约0.8cm×1.0cm,该处取组织2块;胃底黏膜光滑。病理结果:胃窦黏膜糜烂性炎。

西医诊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中医诊断:胃脘痛胃滞虚热型。治以消食导滞、理气解郁、健脾益气、清热化湿之法,药用胃糜康,1剂/d水煎mL,早、晚餐后各mL温服,4周为1个疗程。胃糜康药用:厚朴15g,枳实15g,*参15g,生白术15g,木香5g,延胡索15g,海螵蛸25g,浙贝母10g,儿茶(包煎)5g,炒白芍15g,炙甘草10g。

服药1周,胃脘部胀痛减轻,有时烧心、泛酸及嗳气,大便略干。服药2周,有时饱餐后胃脘部胀痛,程度轻微,偶尔烧心、泛酸、嗳气,大便明显改善。服药4周,无胃脘部胀痛等症状,复查胃镜糜烂消失。

按该患者平时工作压力大、应酬多且多食肥甘厚腻、饮酒如浆,均可致气机郁滞、痰湿内生,伤脾碍胃,气机壅滞,继而损伤脾胃,而致脾胃虚弱,此为“因滞而虚”;痰湿郁而化热,湿热伤于胃之浮络,血败肉腐而致糜烂,此为“因滞而热”。脾胃为气机升降之要枢,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升胃降保证了正常的消化功能。如《临证指南医案》曰:“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温病条辨》中言:“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因此,白老师提出本病治疗复胃之通降,首要消滞畅中,从而巧妙地应用胃糜康以顺承胃气,健脾和胃,清热除湿。中药自拟方胃糜康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不仅临床疗效显著,还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疾病的复发率,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